LABUBU、Switch, 不买只租真香? 3亿人上头“体验经济”背后: 信用免押激活万亿元新租赁市场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LABUBU、Switch, 不买只租真香? 3亿人上头“体验经济”背后: 信用免押激活万亿元新租赁市场

2025-07-26 19:56:25

LABUBU、Switch, 不买只租真香? 3亿人上头“体验经济”背后: 信用免押激活万亿元新租赁市场

在迭代快速的潮玩领域,年轻人践行着“喜欢不一定要拥有”的理念。除了风靡全球的LABUBU,Switch2、无弦吉他等常年稳居芝麻租赁游戏、乐器品类的热租榜。今年4月的演出季,相机、Pocket3、望远镜等相关产品订单较年初涨11倍。这届年轻人,正用自己的方式尝试不同的生活可能。

蚂蚁集团循环经济行业总经理邱林在近日的芝麻租赁生态大会中披露了一组最新数字——过去1年,芝麻租赁年活跃用户数规模已达3.42亿,年交易额同比增长71.6%,且后台显示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中。从用户结构看,Z世代用户占比超6成,来自00后消费者的订单一年暴涨2倍。

机构预测,到2030年新租赁市场规模将接近1万亿元,参与者如何打开市场大门?邱林在会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租赁市场升温,需要生态伙伴共同发力,芝麻租赁的信用分替代了押金,用户可以用一杯奶茶钱解锁万元设备的使用。“在这更开放的生态下,我们看到了很多新租赁的可能。”

体验式消费爆发:轻量决策推动理性消费回归

“如果说以往的租赁解决的是生存的刚需,新租赁面对的用户场景更加多元,不仅是衣食住行,还包括吃喝玩乐。”易观智慧院院长李智在分享中表示,传统租赁平均的决策周期至少是5~7天,但新租赁的租赁障碍被大幅度降低了,消费者的负担也被大幅度降低,比如,30分钟之内决定要体验一下骑行这种生活方式,可以租一辆车。

这种轻量化决策并未催生盲目消费,反而推动理性消费回归。李智强调,“先租赁体验、再决定购买”的模式,让消费者在低成本试错中更精准地匹配需求,本质上是消费决策的优化升级。

从市场特征看,新一代消费者正通过租赁重构消费逻辑。邱林将其总结为四大趋势:一是按需理性消费,拒绝闲置浪费;二是更追求圈层的认同感,通过社交去传递自己的情绪价值;三是瞬时主义,即时满足自己的快乐,以及高频的兴趣尝鲜;四是取悦自己,其实是更自信以及更健康的情绪价值表达。

这一趋势已转化为实打实的市场增长。人人租执行董事、COO姜鼎坤披露的数据显示,该平台今年单月短租订单量已等同于去年全年总量,这意味着租赁生意已转向“消费体验”,市场活跃度实现质的飞跃。

易观咨询《中国新租赁行业消费洞察2025》预测,到2026年中国新租赁经济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到2030年,新租赁市场规模将接近1万亿元。

从职场进阶到养娃育儿、创业初尝试,从追星现场到潮流前线,这届年轻人,正用自己的方式尝试不同的生活可能,用租赁的灵活性找回对消费和生活的掌控感,在“拥有”与“体验”之间找到平衡。

当租赁从“解决短缺”变为“创造体验”,其背后是消费市场从“所有权经济”转向“使用权经济”的趋势,或将持续改写未来消费格局。在李智看来,新租赁将成为继网络零售、即时零售之后的促进消费爆发增长的第三种动能。

信用赋能:免押机制激活万余元下沉市场

租赁的本质是“按需使用,灵活归还”,而信用体系的介入正在重塑这一业态的运行底层。《循环经济背景下的消费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在数字化浪潮下,这一模式从传统“押金+合同”的简单交易,升级为“信用评估+智能履约”的生态体系,消费租赁的新业态模式应运而生。

信用免押是降低租赁门槛的关键抓手。兰拓相机租赁CEO周俊分享称,依托芝麻信用等信用体系实现的免押模式,让年轻人、大学生无需充裕资金即可零押金租用摄影器材,不仅降低了消费门槛,更推动行业扩容,公司业务因此迎来爆发式增长。业内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信用免押通过动态信用评估,降低了租赁用户准入门槛,直接激活了下沉需求。

信用赋能的价值不止于“降门槛”,更在于构建“动态激励”的良性生态。邱林向记者介绍,基于用户信用评级、履约次数等行为数据,可动态调整免押额度:信用越好的用户,不仅能获得更高免押额度,租赁成本也会相应降低。这种“信用越好、权益越多”的机制,既提升了用户履约意愿,也为商家降低了风险。

李智将信用体系视为新租赁行业的“升级引擎”,其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交易成本重构,通过信用分机制释放传统租赁中沉淀的押金现金流,让资金流转效率提升;二是资产效率升级,帮助企业更精准匹配市场需求,推动产品规模化投放与需求响应;三是用户体验提升,实现“即享即租”,省去传统租赁中繁琐的资产、收入证明环节。

从行业发展层面看,信用赋能的消费租赁正成为新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云华指出,作为新经济形态的重要代表,租赁经济在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租赁经济正在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

痛点破局:推动标准化建设应对信任危机

在消费租赁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痛点亦随之凸显。除传统的押金门槛过高问题外,流程体验不佳正成为制约行业进一步渗透的新瓶颈。以二手商品租赁为例,残值认定缺乏统一标准、同类设备定价差异可达千元,叠加物损赔付规则模糊、押金退还无明确约定等问题,不仅推高用户决策成本,更削弱了消费信心。

《白皮书》认为,消费租赁行业的发展瓶颈集中体现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任危机。根据调研,消费者普遍感受到三大痛点,一是商品状态描述模糊,导致实物与预期严重偏差;二是价格体系不透明产生隐形成本,部分租赁商在基础租金外叠加高额保险或运费;三是权责界定造成纠纷难解。消费租赁行业已经处于从规则缺失到标准建立的重要时点。

针对消费者“租得放心”的核心诉求,《白皮书》明确提出解决方案:以信息提示、交易服务、支付服务三大核心维度为抓手推进标准化建设,并倡议各方协同推动二手数码产品成色等标准落地,建立行业产品残值预测平台,组建风控联盟等。

市场主体已率先迈出实践步伐。据悉,作为租赁开放平台,芝麻租赁此前发布《消费品租赁行业交易管理规范》,对消费者关心的多项核心利益点,包括租期从收货算起、押金禁超售价等作出严格规定。此规范也将于9月1日正式生效施行。

对于行业前景,邱林作出展望:未来五年,新租赁生态将实现“用户—商家—社会”的多方共赢。在用户侧,信用分即通行证,用户可以3分钟完成选租、下单和交易,而30分钟可以闪租、履约、上门服务,最终完成一次履约服务体验;在商家侧,经营智能体的自动化决策,将提高整个经营运作效率,让设备年流转次数可能达到50次,经营效益提升300%;在社会侧,每笔订单都会生成一笔碳积分,在国家循环经济的大赛道上高速发展,闲置商品就像水电一样流淌,绿色低碳消费将极大提升社会运作效率。

随着基础规则完善,万亿元级新租赁市场的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