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武汉行辕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武汉设立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其前身为1938年成立的武汉行营,1946年改组为行辕。该机构主要负责华中地区军事协调,管辖范围涵盖湖北、湖南、江西等省,首任主任为程潜(1946年),后由白崇禧接任。行辕下辖第六、第七绥靖区及武汉警备总司令部,兼具作战指挥与行政协调职能。1948年国民党推行“行宪”后,被新成立的华中“剿总”体系取代。
武汉行营主任 程潜,湖南醴陵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湘军元老,后与蒋介石和解。1946年出任武汉行营主任,统筹华中军政,但实际影响力受白崇禧制衡。1949年8月与陈明仁共同宣布湖南和平解放,保护长沙免遭战火。
第六绥靖区(信阳)司令 周碞,浙江嵊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毕业,中央军旁系将领,主要负责鄂豫交界防务。
第66军(整66师)军长 宋瑞珂,山东青岛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毕业,土木系骨干,抗战胜利后主持汉口日军受降仪式。
第75军(整75师)军长 柳际明,浙江临海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毕业,土木系骨干,1945年8月任老河口地区日军受降主官。
第七绥靖区(大冶)司令 王陵基,四川嘉定人,四川武备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川军元老,蒋介石重要拉拢对象,主要负责鄂湘赣边区“剿共”及战后秩序维持。
第20军(整20师)军长 杨干才,四川广安人,泸州讲武堂第一期步兵科毕业,杨森侄孙,被蒋介石视为“杂牌中的嫡系”。
第26军(整26师)军长 马励武,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长期受汤恩伯重用。
第72军(整72师)军长 傅翼,今重庆酉阳人,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川军将领。
第4军(整4师)军长 欧震,广东曲江人,粤军讲武堂第一期毕业,粤军薛岳部骨干。
继任军长 王作华,广东罗定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粤军薛岳部骨干。
武汉警备司令部总司令 郭忏,浙江诸暨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土木系四大金刚之一 。后升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参与国民党军事整编。
继任总司令 彭善,湖北黄陂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土木系核心成员,1947年6月因镇压学生运动(“六一事件”)被撤职。
第18军(整11师)军长 胡琏,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土木系核心成员,后任金门防卫司令,成为台湾时期蒋军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