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结束,普京阅兵式上一句感慨,所有人都知他心中所想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阅兵结束,普京阅兵式上一句感慨,所有人都知他心中所想

2025-09-11 11:30:59

阅兵结束,普京阅兵式上一句感慨,所有人都知他心中所想

普京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完整个阅兵式后,只说了17个字:“所有这些活动都很精彩,非常棒,水平很高。 ”西方媒体以为这只是外交辞令,但了解中俄关系的人都知道,这句话背后藏着俄罗斯领导人的复杂心情。

中国展示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无侦-8临近空间侦察机和鹰击-21反舰弹道导弹,已经让俄罗斯的同类装备相形见绌。

三十年前,中国还需要从俄罗斯大量购买苏-27战斗机、S-300防空系统和基洛级潜艇。 那时俄罗斯担心技术泄露,只愿意出售装备,不愿转让核心技术。 中国在1992年签署了购买苏-27SK战斗机的合同,这是中国首次获得第三代战斗机。

2000年普京上台后,他做了一個關鍵決策:保留並深化與中國的軍事合作。 他給軍工企業“鬆綁”,只要不涉及核技術,對華軍售“不限型號、不限數量”。 2000-2008年,中俄軍貿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平均每年超20億美元的交易額讓俄羅斯軍工企業從“瀕臨破產”重回“全球軍售前三”。

2008年普京因任期限制卸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接任后,俄罗斯内部的“亲欧派”抬头,中俄军事合作差点“断档”。最典型的就是伊尔-76/78采购案,俄罗斯单方面撕毁合同,要求加价50%。 这次违约让中国吃了亏,但也加速了自主研发,运-20首飞成功,彻底摆脱了对俄制运输机的依赖。

2012年普京再次当选总统,他立刻叫停与法国的“西北风”项目,重新将对华军事合作放在“优先位置”。 2014年,中俄签署了24架苏-35SK战斗机、6个营的S-400防空系统和4艘“阿穆尔”级潜艇,总金额超100亿美元。 但此时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学生”。

在普京卸任的那几年,中国军工实现了“弯道超车”:歼-20隐身战机首飞、055型驱逐舰下水、东风-21D反舰导弹列装。 苏-35SK成了中国采购的最后一款俄制主力战机,S-400也只是作为“补充”而非“刚需”。 俄罗斯媒体曾惋惜地说:“如果不是那几年的耽搁,俄罗斯至少能多赚200亿美元。 ”

如今的中俄军事合作,已经从“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互补”。 中国在常规武器领域超越俄罗斯,却需要俄罗斯的核潜艇技术、战略导弹预警系统;俄罗斯在军工产能上有短板,却能借助中国的电子元件、无人机技术弥补不足。

2025年5月9日,莫斯科红场阅兵场上,一支由13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组成的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列宁墓。这是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历史上,外国军队参演规模最大的一次。 普京在致辞中特别提到:“中国朋友的到来,让今天的庆典更具象征意义。 ”

这次阅兵展示了中俄联合研发的“萨彦岭”单兵通讯系统。 俄罗斯军事专家科罗廖夫指出:“2015年的36人是‘礼节性参与’,2025年的130人则是‘战略性亮相’。 这意味着中俄军事互信已突破‘仪式性合作’,进入战术协同甚至装备互通的新阶段。 ”

在俄乌冲突持续胶着的背景下,红场阅兵的“中国元素”被赋予特殊意义。西方对俄制裁已达1.2万项,俄军在无人机芯片、精密导航设备等领域面临供应链压力。 中国连续三年稳居俄罗斯武器零部件第一大进口来源国,2024年贸易额达37亿美元。

美国联合日韩推进“亚太版小北约”,在关岛扩建的军事基地群已部署500枚“战斧”导弹。 此时中国军队以“最大外军方队”身份登上红场,恰似在欧亚大陆两端同时释放信号:当西方试图用军事同盟围堵时,中俄正以“背靠背”姿态构建新的安全框架。

此次阅兵导演部首次设立“中俄联合协调组”,中方军官参与阅兵流程的战术规划。 这让人联想到2024年“东方-2024”军演,中国北部战区司令员直接加入俄军东部军区指挥链,实现300公里范围内空地火力的实时共享。

阅兵次日,中俄联合提交的《防止人工智能军事化滥用公约》草案已获47国联署。从红场阅兵的“军事展示”到联合国的“规则制定”,两国正从安全领域的“背靠背”走向全球治理的“肩并肩”。

2024年中俄在联合国安理会共同否决涉叙利亚、伊朗决议达7次,这种战略协调力,正是西方最忌惮的“非西方阵营向心力”。西方媒体出现两种极端声音:BBC称“这是东方军事同盟的雏形”,《纽约时报》则渲染“全球分裂风险加剧”。

但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者马凯硕指出,这种解读忽略了两个关键事实:其一,中俄始终强调“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其二,全球85%的发展中国家对中俄合作持欢迎态度。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金砖峰会上表示:“当西方忙着‘选边站’时,中俄用实际行动证明,不同制度国家可以在安全领域实现平等协作。 ”

2025年上半年,中俄贸易额突破1200亿美元,95%实现本币结算。 俄央行数据显示,其国际储备中人民币占比已达35%。 这种“去美元化”进程正在动摇美国金融霸权的根基。

上合组织扩员至14国形成45亿人口共同市场,“北方/互动-2025”演习新增网络反恐科目。 中俄推动的《关于共同维护二战历史记忆的联合声明》已引发连锁反应,印度、巴西宣布将在联合国大会举办同类纪念活动。

普京此次中国行整整安排了4天,这在元首外交中实属罕见。 随行阵容庞大,包括三位副总理、十多位部长以及一大批企业代表,涵盖能源、农业、科技、经贸各方面。 如此规模的代表团表明普京此行绝非简单的礼仪性访问,而是带着为俄罗斯开拓出路的明确目的。

在金砖机制中,金砖国家2024年经济总量已占全球31%,超过G7的30%。 这不是小趋势,而是大转向。 西方也开始察觉问题,但已不是一两份制裁清单就能挡得住的了。

中俄之间存在结构性不对称,中国综合国力已远超俄罗斯,这可能会带来话语权调整。 在中亚、对印政策等问题上,两国也可能出现利益交叉。但至少目前,两国都清楚,只有站在一起,才有足够空间对抗外部压力。#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