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新加坡世锦赛女子10米跳台决赛现场,中国选手陈芋汐完成最后一跳,抬头望向大屏幕——430.50分的总成绩弹出时,她突然掩面哭泣。
这是她职业生涯第四枚世锦赛单人金牌,也是中国跳水队当届赛事的第八金。 德国选手保利娜以63.40分的差距位列第二,15岁的中国小将谢佩铃摘铜。
夺冠后,记者问陈芋汐:“第四次夺冠为何依然激动? ”她回答:“每一次的意义都不同。 ”
从2019年光州世锦赛初登顶,到2023年福冈实现三连冠,再到2025年新加坡的第四冠,她细数每届比赛的特殊之处:光州是起点,布达佩斯是伤后逆袭,福冈创个人最佳,而这一次是“身体状态面临挑战下拼出的成绩”。
陈芋汐的第四冠背后,藏着一道运动员的“生死关”。 2020年东京奥运会因疫情延期一年,原本处于黄金期的她无奈撞上女子跳水运动员最怕的“发育关”。
一年内身高猛涨12厘米,体重的细微变化导致入水动作失控,水面溅起的水花从“针尖”变成“炸裂”。
为了控制体重,她将数字精确到42.5-43公斤之间,每天称重七八次,饮食以克为单位计算,戒掉所有甜食。
训练时,她比队友多承受60%的训练量,常常练到双腿发软仍坚持加跳。 但奥运延期却让当时年龄不足的全红婵获得参赛资格。
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台决赛,陈芋汐以微弱分差摘银,此后的三年间,她在世界杯、世锦赛等单人项目中多次屈居亚军,“千年老二”的标签如影随形。
赛场外的陈芋汐面临更汹涌的风暴。 社交平台的私信里塞满“靠家世”“万年老二”的恶意评论。
有人炒作她与全红婵的“宫斗戏”,编造她“靠体育世家背景抢占资源”的谣言;AI伪造的视频、诅咒私信层出不穷。
2025年全国冠军赛,她以413.85分夺冠后,因自评“跳得稀碎”而掩面痛哭,却反被嘲讽“卖惨”。
2025年,网信办专项行动拘留了三名长期网暴她的嫌疑人,揭露了持续五年的恶意攻击链条。
但陈芋汐从未公开抱怨,仅在全红婵被追问时轻声回应:“别再骂她了,我们一起训练真的很不容易。 ”
陈芋汐与全红婵的双人组合被网友称为“复制粘贴”,因空中姿态和入水效果近乎零误差。 但鲜为人知的是,两人私下的关系远超竞技搭档。
全红婵曾坦言:“有她在,就有人帮我撑着。”陈芋汐接受采访时哽咽,全红婵会立刻变身“人形挂件”拍背安慰;训练中,陈芋汐常陪全红婵回看动作录像,逐帧分析技术细节。
2025年世锦赛,全红婵因伤缺席,陈芋汐的搭档换为掌敏洁。 这对临时组合仅磨合两个月,却以349.26分夺得女双10米台金牌。
赛后陈芋汐首次回应换搭档:“压力肯定有,这次身边不再是小红,我需要扛起更大责任。 ”
2025年9月,中国新闻网发布专题文章,直接戳破饭圈谣言,指出陈芋汐的成功源于“日复一日的汗水而非背景”。
报道揭示了她与全红婵相互成就的关系:她们互称“小红宝宝”,留言鼓励“不要放弃,加油”。 陈芋汐坦言:“没有全红婵,我可能达不到今天的水平。 ”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这篇报道发布后,舆论风向逆转。 网友在陈芋汐的社交媒体下刷屏“轻舟已过万重山”,而她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作为运动员代表发言时,直面饭圈文化困扰,强调“唯有超越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新加坡世锦赛颁奖礼结束后,陈芋汐抱着教练久久没有抬头。 她后来解释:“这段时间确实挺不容易,赛前没想到能跳430分。 ”
巴黎奥运会后,她的状态一度起伏,甚至动摇过是否继续跳水。 但队内鼓励让她坚持下来,“感谢教练领队,没有他们我可能奥运后就放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