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价格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掀起了一场“金潮”,国际金价史无前例突破4000美元/盎司,甚至在假期结束短暂下调后迅速反弹冲向4100美元。这场黄金狂欢仿佛在高喊——“机会来了!抓紧买买买!”但黄金上涨的背后隐藏着什么逻辑,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波行情?
长假期间,各地金饰店里摩肩接踵。黄金的闪亮不仅吸引了无数“爱美之人”的目光,更让不少资深投资者跃跃欲试。有网友晒出战绩称,自己攒的245克黄金在假期期间净赚近万元,令人羡慕之余也激发了大众的“投资渴望”。甚至有些黄金股也借势大涨,港股市场的紫金黄金和山东黄金分别上涨了21%和15%。这一系列现象显然不是偶然,而是综合了多方全球性因素。
黄金这次一骑绝尘,能背书的有三大原因其一,美国经济的疲软让投资者坐立不安。啥就业数据、啥消费者信心指数,全都指向一个字——差!再加上对美联储降息幅度的乐观预期,投资者预料货币贬值的风险增大,自然纷纷转向黄金,希望这一历史悠久的“硬通货”充当护身符。其二,美元的信用已经有些摇摇欲坠。一些国家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国内也没闲着,我国已经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去美元化趋势如同一场货币世界的大搬砖,这不仅让人联想到全球金价的上涨是否已经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大势所趋。最后,不稳定的国际局势让投资者更爱抱团,金子的避险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被无限放大,还引来了一波投机者的跟风。
可话又说回来,这“黄金牛”跑得欢,那是不是现在就该追着买呢?首先得说,黄金涨成这样绝对不正常,这些因素的堆叠让金价“下不来台”,即使在经历了10月初的短暂回调,它还是迅速站稳了4200美元。事实摆在眼前,不少机构认为黄金的上涨趋势很稳固,但短期之内急速反弹,也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比如说,像瑞银、高盛这样的海外投行都已经锁定了金价可能会上涨到4900美元的乐观预期,但同时暗示,这波可能在短期内出现回调至3800美元甚至更低的风险。国内的分析师也一致认为,在如今“谁都爱黄金”的狂热情绪中,要保持理智,谨慎追高。
那么面对这样的一波行情,我们可以如何选择?高风险高收益想追黄金期货?还是稳着点买黄金饰品?实际上,这些选择都可能是拼手气的冒险,如何科学投资黄金就成为关键。金融大佬们早就憋出了上车“攻略”。比如针对小白选手,投资组合中建议10%-15%配置黄金资金,作为风险对冲的安全网。还可以试试“黄金+定投+ETF”的方式,既稳定收益又能尝试高低轮动,分散风险;而懂得市场波动规律的老司机们,可以尝试“定投+择时交易”,让一部分资金作为底仓长期持有,另一部分资金则在市场情绪爆发时灵活操作,进可攻退可守。
最后不得不说,黄金虽“保值”,但它本质上依旧是投资标的,追涨杀跌之间,贪念和恐惧是大忌。面对当下流金淌银的行情,你是会在金店收获一个新的手串,还是买入几克金条期盼暴涨甚至只作为资产保值,这都是你的选择。但我忍不住想问一句,疯狂追高,你真的确定自己是在理性投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