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老一辈的演员,有时候会觉得他们那代人的故事特别耐琢磨。你看现在提到《西游记》,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孙悟空、唐僧或者女儿国国王。但不知道还有人记不记得“乌鸡国王后”那个角色?当年看的时候,就觉得这位王后气质特别不一样,既贵气又不会太过,表演的分寸拿捏得特别好。
后来才知道,演王后的向梅老师当时其实已经五十多岁了——说实话完全看不出来,状态依然很好。不过你可能想不到,她年轻的时候,还曾经因为长得太显洋气,反而一度没戏可拍。这事现在听起来可能有点难以理解,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外形条件反而限制了她好长一段时间的戏路。
说起她的家庭也挺有意思。向梅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里,父亲是留学回来的生物学家,母亲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那时候家里有八个孩子,只有一个男孩,但父母基本是一视同仁,没什么重男轻女的思想,这一点在当时其实不算多见。家里的氛围挺开明的,父母虽然会给建议,但不太干涉孩子的选择,所以向梅从小就很独立。
她中学就喜欢上演戏了,参加了学校的剧团,慢慢成了台柱子。高中毕业之后本来一心想报考中戏,却因为那时候一些环境变化,最后没能去成。搁现在来说,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可惜,但她反而很稳得住,转头就去读了天津大学。没想到缘分这件事很奇妙,没过两年,她就有机会参演了《女篮五号》,算是正式踏进了演艺圈。
不过她之后的演员路并不算一帆风顺。拍完《红色娘子军》以后,因为她长相偏洋气,和当时主流审美不太一样,竟然渐渐接不到戏了。这一停就将近二十年,说起来真是挺无奈的。换做是现在的演员,可能早就转型或者另谋出路了,但她好像一直也没放弃表演这件事。
直到1979年,她才又等来了机会——演了《保密局的枪声》里的史秀英。这个角色让她拿到了小百花奖的最佳女配角,总算迎来了事业上的转机。后面她又演了《蓝色档案》《黑冰》等等作品,虽然年纪慢慢上来了,接的角色类型也开始有变化,但她每次出现都挺让人印象深刻的。
说到她的感情生活,也挺让人羡慕的。她和丈夫迟习道是在上海电影制片厂认识的。迟习道当时是副厂长,自己也拍过《风浪》《金沙江畔》这些片子。两个人因为都喜欢电影,特别聊得来,慢慢就在一起了。结婚之后,他一直很支持向梅拍戏,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帮她打点得特别好。哪怕两个人年龄上有一些差距,但这么多年一直互相陪伴、彼此尊重。
他们有一个儿子,小时候向梅因为经常在外拍戏,陪孩子的时间不算多,但她儿子特别理解她,后来还特意写了《金蔷薇》的剧本来支持她继续演戏。这种全家人都支持她事业的情况,在当年其实并不常见,尤其是女演员,很多到了一定阶段就不得不为家庭让步。
后来向梅是因为身体原因慢慢淡出了演艺圈,和丈夫一起住在上海。儿子长大之后去了国外发展,也有了自己的家庭,老两口就开始安享晚年。现在她已经86岁了,气质依然很好,还是能看出当年的风采。
其实像她这样的演员,现在提起来可能不少年轻人不太熟悉,但她们那代人对待事业、家庭和生活的态度,挺值得回味的。不像现在有些明星频繁上热搜、博眼球,她们更习惯用作品说话,人也活得更沉静、更自在。
说到这个,就想起同样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潘虹、刘晓庆等等,每个人选择的道路不同,但都活出了很强烈的个人印记。向梅可能不属于特别“耀眼”的那一类,但细看她的经历——波折中有坚持,沉寂后有回升,家庭和睦、生活安稳,其实是一种非常扎实的幸福。
有时候会觉得,老一辈的演员就像一壶老茶,得慢慢品才能尝出里面的味道。他们不一定常常被提起,但一旦你去了解,就会发现每个人身后都有一段丰富而深刻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