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美诚的球拍,击碎的不只是覃予萱的晋级梦
9月29日的北京首钢园,乒乓球桌旁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覃予萱攥着球拍的手心渗出汗珠,对面是日本名将伊藤美诚——一个在东京奥运周期让国乒如临大敌的对手。 比分定格在1比3,覃予萱败下阵来。 但真正让现场观众倒吸冷气的,是伊藤美诚眼中久违的杀气。 这位曾被早田希娜、张本美和取代的日本前“一姐”,如今以一场碾压式胜利宣告:那个能轰出11-0的伊藤美诚,回来了。
同一晚国乒另一名小将纵歌曼在决胜局10-9领先的情况下,被印度选手巴特拉连追4分逆转。 而巴特拉下一轮的对手,正是王曼昱——一场因2024年沙特大满贯结下的“旧仇”,再度被推至台前。
伊藤美诚:从“过气王牌”到“复苏的猛兽”
当覃予萱以9-11、11-9、6-11、8-11的比分结束战斗时,伊藤美诚的教练团队在场边握拳低吼。 这场胜利并非偶然。 巴黎奥运周期,伊藤美诚一度沉寂,早田希娜和张本美和成为日本队新核心。 但进入洛杉矶奥运周期,她悄然找回状态:2025年世界杯和世乒赛连夺铜牌,甚至打破了五年未胜国乒主力的魔咒,在世乒赛击败王艺迪。
与覃予萱的对决中,伊藤的反手生胶弹击如同精确制导的导弹,落点刁钻、速度惊人。 第三局6-11的溃败,暴露了国乒小将面对高强度搏杀时的无措。 伊藤的复苏背后,是技术升级——她的进攻更稳、变线更快,过去容易被抓的漏洞已被针对性修补。
王曼昱的“复仇局”:一场失利改变的命运
“巴特拉VS王曼昱”——这组对阵签表出炉时,国乒粉丝群瞬间炸锅。 2024年沙特大满贯,王曼昱正是在八强战意外负于这位印度选手,直接导致其失去巴黎奥运单打资格。 那场失利像一根刺,扎在王曼昱职业生涯的黄金期。
时隔一年多重逢,王曼昱的备战氛围截然不同。 9月29日,她以3-0轻取队友何卓佳,全程未给对手任何机会。 但巴特拉同样状态火热:与纵歌曼的五局大战中,她在决胜局6-9落后时硬生生扳平,最终以13-11逆转。 印度选手的削球结合反攻打法,始终是国乒难以破解的难题。
32强格局:国乒的明枪与暗箭
本届大满贯女单32强名单,堪称中日对决的微缩战场。 国乒10人晋级,日本则占据6席,其中早田希娜、张本美和与伊藤美诚形成“三叉戟”。 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削球手桥本帆乃香——2025赛季她曾对中国选手取得11连胜,仅孙颖莎和王曼昱各胜她一次。
国乒的4场外战失利,暴露了梯队隐患。 覃予萱负于伊藤美诚、纵歌曼遭巴特拉逆转、徐奕不敌中国台北选手陈思羽,加上何卓佳内战出局,新生代球员在关键分上的稚嫩一览无遗。 尤其是纵歌曼,决胜局10-9领先却连丢4分,暴露出心态波动与技术执行力的脱节。
石洵瑶的“冷处理”与蒯曼的隐形挑战
相比失利的队友,石洵瑶的晋级显得冷静克制。 3-0横扫捷克选手马特洛娃后,她坦言:“前两局有点紧,但调整后赢了,比赛很正常。 ”这种“平淡”背后,是国乒中生代球员的稳定性。 下一轮她对阵中国台北选手陈思羽,后者刚淘汰徐奕,实力不容小觑。
蒯曼的晋级之路看似轻松,3-0击败澳大利亚选手池旼亨,但下轮对阵威尔士19岁小将赫尔希暗藏危机。 赫尔希的冲击型打法可能打乱节奏,而蒯曼若想走远,还需突破日本选手的包围圈——她所在半区汇聚了早田希娜和张本美和。
9月30日:决战前夜的暗流
随着32强全部出炉,9月30日的1/16决赛将成为分水岭。 孙颖莎对阵削球手朱思冰,王艺迪迎战波尔卡诺娃,陈幸同的对手是斯佐科斯。 外协会选手中,桥本帆乃香与温特的对决结果,可能决定谁将成为国乒下半区的“狙击手”。
王曼昱与巴特拉的比赛被安排在晚间黄金时段。 场馆内的灯光将聚焦于那张球台——那里记录的不仅是比分,更是一场关于自我正名的救赎。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