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病了,凭什么让中国吃药?
每年,当大洋彼岸的烟花升起,庆祝新年的时候,都有超过十万个家庭的椅子是空的。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一个叫芬太尼的幽灵,正在美国大地上游荡,悄无声息地收割生命。最新的数字是11.2万,比一场局部战争的伤亡还惨重,而这里头,七成以上都跟芬太尼脱不了干系。面对这么一场国难,华盛顿的政客们没在自家找原因,反倒把望远镜一架,对准了太平洋,然后手指着我们,大声嚷嚷:凶手找到了!
一时间,电视里、报纸上、国会听证会上,全是关于制裁中国化工企业的消息。这画面实在是太魔幻了,自己家里死了人,却跑到万里之外的邻居家门口去抓凶手。我每次看到这种新闻,脑子里都嗡嗡作响,这剧本到底是谁写的?简直比好莱坞大片还敢编。
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就跟着这些“神探”的思路走一遭。他们说,现在从中国直接偷运芬太尼成品的路子基本被堵死了,但中国人“学聪明了”,玩起了曲线救国。他们把制造芬太尼的半成品,也就是那些瓶瓶罐罐的化学原料,卖给墨西哥的贩毒集团。然后,墨西哥老铁们在自家后院里搭个小作坊,把这些原料合成毒品,再像送外卖一样,源源不断地送进美国。你听听,这逻辑链条,这跨国作案的叙事,是不是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可当咱们把镜头拉近,对准中国这片土地时,看到的景象能让所有“神探”都傻眼。我有个哥们儿在化工厂做采购,他有次跟我喝酒时吐苦水,说现在想买几瓶做实验用的盐酸,那流程比出国还复杂。他得先登录一个叫“全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系统”的玩意儿,实名认证,填表申请,写清楚要拿这玩意儿干嘛,要用多少,一滴都不能差。然后就等着吧,公安局和化工监管部门两头审批,跟古代皇帝批奏折似的。这还只是买几瓶酸,要是量大点,那更是祖宗十八代都得给你查清楚。
这可不是我朋友一家公司这么干。在全中国,有将近二十万家企业,脑门上都贴着“易制毒重点监管”的标签。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家仓库的锁,必须两个人拿着两把不同的钥匙才能打开;仓库里的摄像头,得二十四小时对着货架,视频信号直接连到公安局的监控室里,保安打个盹儿都能被发现。每一车化学品要出厂运输,车上必须装GPS定位,司机敢不按规定路线走,哪怕是绕个路去买包烟,后台的警报都能响破天。每个月,这些企业还得像交作业一样,把库存用了多少、卖给了谁,一五一十地报上去。
这背后是一张用真金白银和无数人力物力织起来的“天罗地网”。这张网真正收紧,是在2019年。那一年,中国干了件全世界都没人干过的事——把芬太尼这一大家子给“整类列管”了。这不像美国人那样,发现一种新的变体就加一个到名单里,咱们是直接把芬太尼整个“族谱”都给端了,不管你怎么变异,只要是沾亲带故的,统统按毒品处理。想出口?行啊,拿着文件一关一关地去审批吧。这简直就是化学品界的“一锅端”。就连美国卫生部自己的报告都白纸黑字地写着,从那年以后,从中国直接流到美国的非法芬太尼,基本上已经看不见了。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也觉得这案子透着一股邪乎劲儿?一个国家为了管住几样化学品,快把反恐的手段都用上了,怎么可能还会让“原料”像自来水一样流到墨西哥毒枭手里?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就在咱们对这桩“跨国悬案”一头雾水的时候,真正的剧情反转,发生在美国的心脏地带。这故事啊,得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说起。当时,有家叫“普渡制药”的公司,在它老板萨克勒家族的带领下,搞了一场堪称“医学史诗级”的营销。他们推出了一款叫“奥施康定”的止痛药,然后砸下血本,给全美国的医生和病人洗脑,翻来覆去就一句话:这玩意儿是神药,止痛效果好,还不上瘾!
无数被各种疼痛折磨得死去活来的美国人,拿着医生的合法处方,走进了药店。他们以为自己领到的是救命的解药,谁知道那其实是一张直通地狱的单程票。奥施康定的成瘾性,比魔鬼的诱惑还厉害。很多病人吃完药,疼痛是暂时缓解了,可药效一过,那种加倍的痛苦和空虚感能把人逼疯,唯一的解脱就是赶紧吃下一片。就这么着,一个数量庞大的“合法瘾君子”群体诞生了。当他们的医生不再给开处方,或者他们再也买不起昂贵的药片时,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向街头,去寻找更便宜、劲儿更大的替代品——先是海洛因,然后就是芬太尼。
美国国家药品滥用研究所的一份报告,像一把冰冷的手术刀,剖开了这个血淋淋的真相:超过一半的非法芬太尼滥用者,他们走上这条不归路的第一步,就是从一张合法的医生处方开始的。普渡制药和萨克勒家族,靠着这场精心策划的“健康骗局”,腰包里塞满了上百亿美元。直到后来事情闹大,强生、普渡这些医药巨头被罚得倾家荡产,但对于那几百万被推进深渊的生命来说,一切都太晚了。
闹了半天,真正的“毒源”根本不在什么东方,它就藏在美国自家的药柜里,由那些西装革履的“精英”和穿着白大褂的“天使”亲手分发。这哪是什么外部入侵,这分明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内部溃烂,是自己人给自己人挖了个巨大的坑。
真相是清楚了,但故事还没完。因为承认自己病了,需要刮骨疗毒,那多疼啊,远不如找个替罪羊来得轻松愉快。尤其是在选举政治的舞台上,“甩锅”这门手艺,简直是性价比最高的表演。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出荒诞剧的最高潮:明明是自家后院着火了,消防员却跑到邻居家门口,指责邻居家的柴火堆得太高,有消防隐患。
每到选举年,芬太尼问题就成了政客们手里的万能牌。指责中国,能立刻显得自己“立场坚定,对华强硬”,还能讨好一部分选民;制裁几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中国公司,看起来雷厉风行,显得自己“正在干正事”。最妙的是,还能把老百姓对国内医疗腐败、贫富差距、社会绝望这些真正问题的怒火,一股脑儿地引到一个简单明了的外部敌人身上。这招“乾坤大挪移”,玩得是炉火纯青。
2024年,美国国会甚至通过了一个法案,叫《FEND Off Fentanyl Act》,把制裁参与芬太尼贩运的外国公司这事儿,正式写进了法律。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甩锅中国”已经不是临时的政治口号了,它成了一种长期化、制度化的外交工具,成了一门生意。就连那个被美国当成“帮凶”的墨西哥,总统洛佩斯都急得公开喊话,说芬太尼是在北美生产的,还请求中国帮忙提供信息来反驳美国的指控。可这些声音,在美国政客的耳朵里,跟蚊子叫没什么两样。
他们不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他们只是需要一个稳定的敌人,来掩盖自己解决不了问题的无能。这场闹剧最让人憋屈的是,我们花了二十年,投了数不清的钱和人,建立起一套连自己人都嫌烦的管控系统,结果被对方一句轻飘飘的“你没管住”,就把所有的努力都给否定了。这就好比你给自家装了全世界最牛的防盗门,结果你那从不锁门的邻居家里遭了贼,他反过来赖你家的门锁不够先进,没能吓跑路过的小偷。这简直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他们宁愿花几百亿在边境上修墙,也不愿回头看看自己那千疮百孔的处方药监管体系。
他们不是在找解药,他们只是在找一个能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借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