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发布的核心经济数据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并非一次简单的数字调整,而是美国总统亲口确认了数据存在问题。这一事件直接动摇了维系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信用基础。
这股冲击波不仅波及了华尔街,也使得全球市场对美国经济的长期信念开始松动。一个国家的关键数据能够被如此大幅度地修正,其背后所揭示的深层含义,超越了数字本身。
数据真实性遭疑
最近,美国劳工部公布了7月份的非农就业报告,新增就业人数为7.3万人。这个数字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测的18万人,同时失业率从4.1%略微上升到4.2%。这组数据本已令人失望。
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随后对历史数据的修改。之前发布的5月非农数据,从14.4万人修正为1.9万人。6月份的非农就业人数,也从14.7万人被大幅下调至1.4万人。
这意味着,在短短两个月内,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新增就业岗位合计减少了25.8万人。修正幅度超过90%,刷新了非经济衰退时期最大修正记录。这很难用简单的技术失误来解释。
面对如此巨大的数据偏差,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达了不满。他直言统计局长是民主党派系操控下的“卧底”,意图影响公众对经济的看法,并迅速解除了其职务。
非农数据是美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依据。它直接影响着市场对美联储下一步加息或降息的预期。这份数据一旦失去公信力,其影响将牵连甚广。
市场剧震与政策转向
数据修正公布后,金融市场立即做出了强烈反应。在非农数据公布前48小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表示,今年可能不需要降息。他当时传递的是一种较为强硬的信号。
然而,非农数据的修正彻底改变了市场预期。短短48小时内,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在9月降息已成定局。甚至有观点认为,12月有望再次降息,全年可能降息两到三次。
全球金融市场因此迅速从“抗通胀”的策略转向了“保增长”的模式。债券市场价格飙升,美元汇率走弱。国际黄金价格上涨,而美国股市则经历了剧烈波动。
具体表现为,美股三大指数全面下跌,其中纳斯达克指数单日跌幅超过2%。欧洲斯托克600指数也重挫1.9%,创下近四个月最大单日跌幅。美元汇率下跌1.3%,国际油价也随之下跌了3%。美国主要的七家科技公司股价也普遍下跌近3%。
美联储的政策走向,在这次事件中显得并非完全独立。其决策似乎受到政治周期的影响。非农数据的这次修正,并非经济突然崩溃,而是对信用体系的一次重塑。
信用体系受损
这次非农数据的剧烈修正,不仅暴露了美国经济中存在的“虚假繁荣”,也让长期以来被视为“美国例外论”的信心受到冲击。全球市场对美国经济的信任,此前更多基于一种理念。
这种理念建立在两个关键点上:一是就业数据的稳定增长,象征着经济的强劲;二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可预测性,保证了金融市场的秩序。
现在,核心就业数据出现如此大的问题,动摇了这两个关键点。如果最基础的就业数据都能够被随意修改,那么市场自然会质疑,其他经济指标如CPI、GDP以及企业盈利数据是否也经过了“修饰”。
这直接损伤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整体信任。美元的信用体系出现了一道难以弥合的裂痕。未来,无论美联储做出何种加息或降息的决定,市场都可能反复审视数据的真实性。
这可以看作是对美元“数据霸权”的结构性削弱。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其地位除了经济实力,更依赖于其数据的可靠性和透明度。此外,美国今年财政赤字已超出预期上限,赤字占GDP的比重接近二战水平。一旦降息,美国很可能进入新一轮通过印钞来化解债务的阶段。
中国迎主动机会
对于中国来说,眼前的时机,是长期等待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过去两年,中国经济面临多重压力,包括内需不振、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制造业订单波动。许多本可以施行的政策工具,一直未能充分运用。
核心原因在于中美两国之间的息差。美国持续加息,而中国的利率较低。两国之间过大的利差,导致了资本外流的压力,进而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影响。这使得中国中央银行在实施宽松政策时,不得不保持谨慎。
现在,随着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日益强烈,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空间将得到彻底释放。届时,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下调速度可能加快,企业融资成本有望降低。
房地产市场的信贷环境也将趋于缓和,中小企业的贷款压力得以减轻,股票和债券市场的信心也有望恢复。这意味着中国终于可以摆脱被动防守的局面,转为主动出击。
全球资产配置的逻辑也会因此改变。当全球投资者发现美国的数据不再完全可信,美元的定价能力出现偏差时,相对稳定的中国资产,即使不那么引人注目,也将成为重要的避险选择。
因此,增持中国资产,将不仅仅是出于政治考量,而更多是出于规避风险的实际需求。我们不必再亦步亦趋地跟随美国的节奏。中国可以更加从容地制定自己的货币政策,适度放宽对房地产和内需的支持政策。
同时,我们能以“全球避风港”的姿态,吸引中性资金回流。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金融的独立性。并抓住资金回流的机会,加大对高端制造业、绿色经济和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真正激发内生增长的动力。
笔者以为
这次非农数据事件,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统计失误。它揭示了美元信用体系中的深层问题。它让人们看到,这个世界需要的不仅仅是统计模型,更需要有人坚持说出真相。
当一个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连最基本的经济数据都能够被调整,这预示着现有的规则正在发生变化。全球金融的格局,也正处在重新设定之中。
对于我们而言,这预示着一个重要的战略窗口正在开启。我们并非因为自身变得更强大,而是对手自身暴露出的问题,为我们创造了把握主动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