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林
8月16日22时左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突发山洪,造成在野外露营的13人失联。截至17日17时20分,山洪已致10人死亡、2人失联,1人获救,目前当地多支救援力量正持续搜救。悲剧发生后,野外露营的安全问题,引发关注。
近年来,野外露营成为热门休闲方式。一到周末、节假日,公园草坪、郊区山谷、湖畔河边,就“长”满了帐篷,连一些原本偏远难行、人迹罕至的“野景点”,也成了露营网红地。然而,野外自然环境毕竟复杂,隐藏着诸多风险。今年6月,多人在云南楚雄一“野景点”露营,一觉醒来发现露营地被淹,所幸被困人员全部获救;7月17日,宁夏一家4口在自驾露营途中误入山洪沟,避雨时突遇山洪,两人被冲走……诸多案例警示,如果不时刻扎牢安全“帐篷”,野外露营不仅没有想象中的惬意,反而险象环生。
此次发生在内蒙古的悲剧,与侥幸松懈关系甚大。据报道,8月15日10时,巴彦淖尔市发布强对流蓝色预警,提醒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可能引发山洪、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当天15时35分,当地继续发布山洪灾害黄色预警。据报道,事发前曾有人劝离,但有露营者不听劝,没有离开。夏季本就多雨,极端天气多发,汛期远离危险区域本是常识。可在预警信息密集发布之下,几家人依然选择去野外露营,已是一种极大的冒险。不顾强对流天气变化,将帐篷安扎在河道区域,更是缺乏对危险的基本预判,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悲剧发生。
野外露营,绝不是随便找个地方,支张桌子、扎个帐篷那么简单。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对出行计划做详细周全的准备,是露营者应该“预习”的功课。什么样的天气适合去野外露营、扎营时哪些地形地貌需要规避、帐篷应该扎在离山体和河流多远的地方等,看似细枝末节,其实都是安全所系。这要求露营者既要有基本的安全意识,也要经过应急逃生训练,甚至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野外专业避险技能。随意安营扎寨,极有可能“扎”出安全漏洞。
避免野外露营悲剧再演,露营者首先要增强安全意识,做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极端天气增多,很多之前从未发生过洪水的区域也受到洪水侵袭。对于天气变化的新规律,我们尚未完全掌握,千万不要一次次用生命的代价去积累教训,也不要贸然前往野外危险之地,以身涉险。政府及时预警之余,也要加强管理,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给高风险区域拉起警戒线。
野外再有“野味”,心中都要有敬畏。无论何时,亲近自然都不能视安全为儿戏、拿生命当赌注。露营者心里有安全红线,脚下有行动界限,才能开心出发、愉快玩乐、平安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