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爷这是跟河南较上劲儿了?前脚郑州刚经历7·20,这后脚9·11许昌又泡汤了。街道汇流成河,这词儿听着诗意,实际上就是水漫金山嘛!你想象一下,平时停得满满当当的停车场,现在成了大型水上乐园,车顶上只露出个天窗,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拍灾难片呢!救援队划着冲锋舟,跟捅了马蜂窝似的,到处都是鸣笛声、呼救声,乱成一锅粥。朋友圈里,有人晒自家小区秒变鱼塘,还有人吐槽上班路上划船比开车快。这画面感,绝了!
这雨下得邪乎,12小时160毫米,局部地区甚至220毫米,这哪儿是下雨,分明是天漏了!许昌这地方,地势平坦得像张煎饼,排水本来就费劲,这下好了,直接变成一碗超大号的胡辣汤,啥都泡进去了。专家说是因为北方气候变化,极端暴雨越来越频繁。得,以后出门是不是得常备个救生圈?想想郑州7·20那场景,地铁里积水没顶,真是让人后怕。许昌这回虽然没那么严重,但也够呛,暴露出城市排水系统的老底儿。你瞧瞧,这立交桥积水三米多,别说小轿车,大卡车都得歇菜。要是赶上晚高峰,那画面,不敢想!
说来说去,这内涝问题咋解决?专家们又开始支招了。“海绵城市”这词儿最近几年挺火,说白了就是让城市像块海绵,能吸水、能蓄水、能排水。可这玩意儿真能管用吗?我隔壁老王说了,他家小区前两年就搞了“海绵城市”改造,结果一下大雨,还是照样积水。还有专家建议扩容排水管道,这倒是实在,可这得花多少钱啊!财政吃得消吗?更别提河道治理了,拓宽河道,增加行洪能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得长期规划,持续投入。
这回许昌暴雨,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城市建设的短板。光喊口号不行,得拿出真金白银来解决问题。不然,下次再来场大雨,还得重演“街道汇流成河”的景象。你说,这城市建设,到底啥时候才能跟上老天爷的脾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