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普京叫停和谈,德国要扩军“备战”,中方划下三道红线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一觉醒来,普京叫停和谈,德国要扩军“备战”,中方划下三道红线

2025-10-07 09:56:24

一觉醒来,普京叫停和谈,德国要扩军“备战”,中方划下三道红线

波兰边境的无人机残骸还未完全清理,普京为何突然宣布暂停俄乌和谈?

德国紧接着抛出扩军计划,是真的担忧边境安全,还是另有政治考量?

中方提前划下的“三道红线”,能否为持续紧张的局势,找到破局方向?

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

日前,波兰声称在境内发现并击落了数十架无人机,该国随即指控俄罗斯 “蓄意挑衅”。

这一事件迅速成为俄乌局势升级的导火索。

此前,俄乌双方虽在战俘交换等议题上保持有限沟通,但和谈进程本就步履维艰。

当北约计划以 “东部哨兵” 名义,向波兰部署 F-16、阵风等战机,甚至调动爱国者防空系统时,普京最终下定决心 —— 暂停所有与乌克兰的实质性和谈。

西方一边推动谈判,一边持续升级军援,这种‘假谈真打’的策略,让俄方认为对话已经失去了意义。

俄罗斯总统普京

而回顾此前的谈判历程,西方的 “双重标准” 早已埋下了信任裂痕。

特朗普政府曾多次表态,称要推动俄乌 “边打边谈”,却并未停止向乌克兰军售,只不过改为由欧洲掏钱买单而已;

北约一边指责俄罗斯 “破坏地区安全”,一边不断突破东扩红线。

芬兰、瑞典加入后,北约成员国已增至32国,甚至计划在波兰部署永久性驻军。

这种 “说一套做一套” 的做法,让普京彻底放弃了 “边打边谈” 的试探,转而采取 “以战止战” 的策略。

俄军近期不仅调整战术,加大对乌军事目标的精准打击,还通过能源出口调控,强化了反制能力,这些举动都是对西方失信的直接回应。

普京和特朗普阿拉斯加会谈难掩分歧

而就在“俄乌暂停谈判”的消息传出后,德国的反应尤为引人注目。

根据“政客新闻网”披露的一份备忘录,德国军方正在迫切制定扩军计划,德国陆军总司令迈斯提出,要在未来10年内,将德国现役军人的数量翻一倍。

也就是说,要新增至少13.8万名现役兵力。

除此之外,德国还准备重组军队架构、建立新的征兵模式,以打造一支“欧洲最强军队”,为应对大规模冲突做好准备。

从表面看,德国此举是为应对 “俄罗斯威胁”,但深入分析便会发现其中的复杂考量。

德国国防军

一方面,北约东扩并未给欧洲带来长久的安宁,反而加剧了一些国家的安全焦虑。

北约 “东部哨兵” 行动与俄白 “西方 - 2025” 军演形成镜像对抗,让欧洲大陆重新笼罩在军事对峙的阴影下;

另一方面,德国国内经济困境也促使执政党转移焦点。

能源危机导致民生成本上涨,用 “安全议题” 凝聚民意、掩盖治理难题,成为政客们的现实选择。

更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此次扩军还暗含摆脱 “战败国” 标签、争夺欧盟防务主导权的野心。

德国总理默茨

从历史维度看,当前局势与冷战时期的对抗,有着惊人的相似,却又存在本质差异。

1988年北约 “重返德国” 军演虽规模庞大,但彼时美苏仍保持着战略克制;

而如今,北约从16国扩张至32国,将军事存在直接推进到俄罗斯边境,这种 “零和博弈” 思维让安全困境不断加剧。

德国的角色转变,更是凸显历史惯性的影响。

时任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起义纪念碑前下跪

战后80年,德国一直以 “和平主义标杆” 自居,如今却率先宣布扩军 “备战”。

这种转变不仅是对当下安全局势的反应,更是对冷战后,欧洲安全架构失衡的必然回应。

俄罗斯的处境同样充满历史意味,从苏联解体后试图 “融入欧洲”,到如今与西方全面对抗。

普京的战略转向,本质上是对北约持续突破 “不东扩” 承诺的无奈反击。

北约持续东扩

面对不断升级的局势,中方打破沉默。

在安理会审议波兰领空无人机事件时,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遵循“三大原则”——即 “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 。

而这三大原则,同时也是三条红线,恰好击中了当前危机的核心:

“战场不外溢” ——直指波兰边境冲突风险,避免俄乌冲突演变为多国混战;

“战事不升级” ——反对各方输送攻击性武器,防止冲突突破更多红线;

“各方不拱火” ——则呼吁摒弃冷战思维,停止通过阵营对抗加剧矛盾。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

此前,在类似的地区冲突中,中方就曾通过劝和促谈的方式,推动局势降温。

这次中方再度发声,更是为打破当前的僵局、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提供了可行路径。

当前,波兰边境的军事部署仍在增加,俄乌双方的战场对抗未见缓和,德国的扩军计划也已进入实施阶段。

若各方继续沿着对抗的道路走下去,欧洲乃至全球的安全局势都将面临更大风险。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中方的 “三大原则” 不仅是对当下危机的回应,更指向一种全新的安全理念 ——

不同于西方的 “集团政治” 和 “军事威慑”,中方倡导的是基于主权平等的共同安全,这或许正是破解当前困局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