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的诸多战役中,孟良崮无疑是特殊的一个。它不像是一场策划已久的会战,更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豪赌。赌桌的两边,一方是华东野战军,另一方是国民党军的王牌——整编第七十四师。
张灵甫,这位七十四师的师长,带着一股傲气,把自己的部队开进沂蒙山区的绝地孟良崮。他不是傻,而是精于算计。他想玩一出“中心开花”,用自己的王牌之师当诱饵,吸引华野主力来攻,再让外围几十万国民党军合围过来,一举吃掉陈毅和粟裕的部队。
这个算盘打得极响,远在徐州的老蒋都听见了。他似乎看到了全歼华野的希望,立刻飞抵前线亲自督战,命令顾祝同调动所有能动的部队,火速向孟良崮靠拢。一时间,整个山东的战云都汇集到了这个小小的山头上。
王牌的豪赌
当时的局势对华东野战军来说,简直是走钢丝。从局部看,十万大军包围了张灵甫的三万多人,优势在我。但放眼整个山东,四十多万国民党军正从四面八方涌来,最近的离孟良崮只有十几公里,半天就能杀到。
华野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在敌人援军赶到前,不惜一切代价啃下孟良崮这块硬骨头;要么,被七十四师死死拖住,然后被反包围的几十万大军撕成碎片。张灵甫相信自己能等到援军,而陈毅和粟裕则选择相信自己的部队能更快。
5月13日夜,战斗打响。华野各路纵队像尖刀一样,在黑夜中穿插,迅速切断了七十四师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到了14日凌晨,垛庄、桃花山等要地相继被占领,包围圈彻底闭合。这时,还在向前推进的张灵甫才猛然惊觉,自己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血肉磨坊孟良崮
张灵甫不愧是名将,虽惊不乱,立即命令部队就地构筑工事,凭借孟良崮陡峭的地形顽抗。他把炮位布成环形,机枪火力交叉封锁,他坚信,只要能守住两天,外面的援军一定能把他救出去。
然而,他等不来了。外围的二十五师和八十三师,虽然近在咫尺,却被华野的阻援部队死死缠住,寸步难行。山里的无线电也失灵了,孟良崮成了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
15日清晨,总攻开始。炮火几乎要把整座山都犁一遍,浓烟遮天蔽日。解放军战士们从四面八方往上冲,可七十四师的防御极其顽固。重机枪阵地像毒蛇一样喷吐着火舌,每一次冲锋,都有成片的战士倒下。方圆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尸体层层叠叠。
不准说撤
战况惨烈到什么程度?进攻部队伤亡巨大,弹药补充也跟不上,而外围敌人的炮声越来越近。巨大的压力下,指挥部里甚至出现了动摇的声音:要不先撤吧?保全主力要紧,不然我们也要被包饺子了。
身处前线指挥所的粟裕将军,比任何人都清楚战局的凶险。他明白,打到这个份上,拼的已经不只是兵力和火力,更是意志和决心。他拿起电话,只说了一句:“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说撤退!”
陈毅将军紧接着也下达了最严厉的战场纪律,临阵脱逃者、扰乱军心者,一律严惩不贷。为了这场仗,他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两位主帅的决心,像强心针一样注入了每个战士的心里。既然不能退,那就只有向前!
一个时代的落幕
解放军有个传统,就是夜里打大仗。但这次,传统被打破了。16日白天,攻势不但没停,反而更加猛烈。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硬是炸开了一个个碉堡。战至下午,主峰终于被攻克。
指挥所里的枪声也渐渐稀疏,张灵甫最终被击毙。这支曾经让华野吃尽苦头的王牌部队,在孟良崮的山石之上,彻底烟消云散。消息传到老蒋那里,他半天说不出话,最后只哀叹一句:“这是我军剿匪以来,最可惋惜的一件事。”
孟良崮战役,堪称解放战争史上的奇迹。在腹背受敌、强敌环伺的绝境中,华野硬是在万军之中取了上将首级,一举扭转了山东战场的颓势,由被动转为主动。
结语
战后,有人说孟良崮的山头被炮火削低了一层。当地的百姓说,那年夏天,山风里都带着一股烧焦的味道,好几年没人敢上山,因为到处都是没响的炮弹和遗骸。如今,孟良崮早已建起了烈士陵园,纪念碑高高耸立,仿佛在诉说着那三天三夜的惊心动魄。我们今天的安稳岁月,正是由无数先烈用这样的牺牲换来的,我们应当永远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