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不情愿,但事实如此!美国军媒承认,在大型无人运输机领域,中国已经遥遥领先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虽然很不情愿,但事实如此!美国军媒承认,在大型无人运输机领域,中国已经遥遥领先

2025-11-20 10:06:46

虽然很不情愿,但事实如此!美国军媒承认,在大型无人运输机领域,中国已经遥遥领先

10月19日,美国军事媒体《军事观察》刊发了一篇报道,罕见地、也相当直白地承认了一个事实:在大型无人运输机这个领域,全世界都已经落后了,而中国,凭借最新亮相的“鹮影-60”,已经遥遥领先。

这个结论,源于几天前(10月16日)在天津开幕的第七届中国直升机博览会。

会上,一款名为“鹮影-60”(Ibispark-60)的大型无人运输机模型,首次公开亮相,其庞大的体型和惊人的指标,立刻吸引了全球军事观察人士的目光。

根据展会公开的数据,“鹮影-60”机长35米,翼展38米,机高12米,最大载荷能力达到了惊人的20吨,巡航速度在500-550公里/小时之间,航程更是高达4500公里。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已经不是一款验证机或小型货运无人机,而是一款在尺寸和运载能力上,都足以媲美中型有人驾驶运输机的、真正的“空中巨无霸”。放眼全球,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公开展示过同等级别的无人运输机。

美国媒体的这番“承认”,并非空穴来风。

事实上,美国虽然是无人机技术的开创者和早期领导者,但其研发重点,长期以来都集中在军用的侦察和打击领域,比如“全球鹰”、“捕食者”、“死神”等型号。对于利用无人机进行大规模、长航程的货物运输,五角大楼和美国航空巨头们,似乎一直兴趣缺缺。

而中国,则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得益于国内极其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很早就开始探索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潜力。

从最初的小型快递无人机,到后来吨位级的无人货运验证机,再到如今20吨级的“鹮影-60”,我们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细分领域,一步一个脚印,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

例如,就在今年1月,航空工业研制的CH-YH1000无人运输机,就成功完成了1吨载荷的滑行试验。这表明,中国的无人运输机研发,早已脱离了概念设想阶段,进入了实际测试和应用的快车道。

现在,“鹮影-60”的出现,更是将这个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美国媒体猜测,“鹮影-60”很可能是基于成熟的运-9中型运输机平台改进而来。从其公布的外形和尺寸来看,这种推测具有相当高的合理性。

将现役的有人驾驶飞机,通过加装无人飞行控制系统,改装为无人机,是一条技术风险低、研发成本可控的成熟路径。我们此前就曾以运-5为基础,成功研发出运-5B无人运输机,并已投入实际的低空运输任务。

当然,这种改装方式也有其局限性,会受到原始平台设计的制约。“鹮影-60”最终的性能和潜力,还需要后续更多的信息来验证。

但无论如何,“鹮影-60”的亮相,其意义已经超越了技术本身。

在民用领域,20吨的载荷能力和4500公里的航程,意味着它一旦投入使用,将彻底改变现有的航空物流格局。更低的运营成本、更高的人员安全性(无需飞行员),将使得无人货运成为可能,其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而在军事领域,其潜力同样巨大。20吨的载荷,足以运输轻型装甲车辆、火炮、甚至直升机等大型装备。它可以执行快速兵力投送、深入敌后空投补给等高风险任务,而无需担心飞行员的伤亡。

更进一步看,如此巨大的无人平台,未来还可以被改装为空中加油机、预警机、反潜巡逻机,甚至电子战飞机。美国海军目前就在积极推进MQ-25无人加油机项目,而我们,则可能直接拥有了一个运载能力远超MQ-25的潜在平台。

这就是中国式创新的独特之处。

我们并不总是追求在每一个领域都和美国“硬碰硬”,而是善于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市场需求,找到那些被西方忽视、但同样具有巨大价值的技术赛道,然后集中力量,实现“弯道超车”。

无人运输机,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美国人还在为军用无人机的隐身性能和打击精度而内卷时,我们已经悄然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建立起了绝对的领先优势。

正如《军事观察》所承认的那样,在这条赛道上,中国,确实已经把其他所有人都甩在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