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常常被嘲——吃藕(丑)。
却,又能频繁地主演古偶——这两三年,一口气担下《一念关山》《珠帘玉暮》《折腰》《书卷如梦》等多部剧集男主角。
和他搭戏的,是各年龄层的一线女星:迪丽热巴、赵露思、刘涛、刘诗诗、王子文、宋祖儿、李一桐 ……
演技,几乎没有;资源,好到飞起。
他就是,刘宇宁。
一边是铺天盖地的群嘲,一边是拿到手软的资源,很多人想不通,问:
凭什么?
其实,问这个问题的人,都把事儿想岔了。在古偶资本局里,你觉得你在看《罗密欧与朱丽叶》,其实人家是在做一份财务报表。
要看懂这个局,你得先忘掉"演员",记住三个词:
产品、风控、性价比。
刘宇宁在业界的最大标签,正是——性价比。
在上述剧集中,刘宇宁甘为"二番",给女演员作配,无论本人还是他的粉丝,从未对番位表达不满,反而以合作为荣。他多次公开对粉丝喊话:不能骂任何和我一起工作的人和团队,不要撕番,否则我就当你脱粉了,是我的黑粉。
在撕番盛行的当下,这位"丑男"倒有自知之明。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说是"后来者不争不抢"?
刘宇宁出身"寒微",曾从事厨师学徒、服务员、服装导购、酒吧驻唱等职业,近 10 年则是从直播网红,到短视频时代的网络歌手,再到主流舞台上的" OST 三巨头"之一(另外两位是周深、毛不易),又跨行从配角一路进击到爆剧男主。
他起点不高,基础不强,之所以能逆袭式"野蛮生长"。靠的,正是个人的"产品性价比"。
-1-
刘宇宁的名字前,总带着"摩登兄弟"的 title,不了解的人还以为他是音乐公司"摩登天空"的艺人。
其实,"摩登兄弟"是刘宇宁还在酒吧驻唱时组建的乐队,"吉他手阿卓、键盘手大飞、主唱刘宇宁",他每次介绍乐队,都习惯把自己放在最后。
2015 年 3 月,摩登兄弟正式入驻网络,在刘宇宁家乡丹东的安东老街开启了直播,平台是 YY。
YY 一位前高层向「文娱春秋」回忆,刘宇宁在 YY 时,"一哥"宝座属于李天佑(MC 天佑)。
李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爱出风头,做事不计后果。
他参加卫视的跨年晚会,非要和刘德华比出场费,一开口就要 500 万,要的比刘德华还高,电视台居然真的答应了,就像是"上帝欲让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
晚会彩排时,李天佑坚持把保姆车开过检票口,进到舞台侧边的后台。轮到他上台才下车,演完立刻返回车上。"不是因为他身体不方便,也不是有什么特殊需要,纯粹是为了装 X,引人注意。"把车停在一旁,下台就上车的李天佑也并非是要隔绝大家,他大方邀请别人上车参观,一起抽烟喝酒聊天,和大家称兄道弟。
YY 对李天佑倾斜资源,应推尽推,让他上了《演说家》《吐槽大会》《年代秀》《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和各家卫视的跨年晚会。他已经半只脚踏入了"娱乐圈主流"。
让 YY 头疼的是,李天佑有一首"禁歌"不断被人上传到各个平台,上传后,网信办马上就会收到举报。YY 在各种渠道花了很多钱想把这首歌从互联网"除掉"。这首歌如同病毒,在全网传播斩不尽杀不绝,"灭不了根"。
猜测是他得罪的人太多,被恶意上传后立刻举报。最终,这首歌上了《焦点访谈》,李天佑被全网封杀。
YY 的另一位头部主播王冕,有一首传唱度很高的《勉为其难》,当年也红透网络,却被犯罪集团盯上,配合对方通过打赏洗钱,最终被判了 7 年。
这位 YY 前高层感叹,李天佑、王冕等人,有共同特点,本心不坏,但线上线下,总给人一种粗鲁、咋咋呼呼的感觉,说话满嘴脏字,做点什么事都会忍不住向外炫耀。YY 从把网红主播们往综艺和主流媒体"应推尽推",逐渐变得谨慎,因为"再推下去,整个平台都要被影响连累"。
但印象中,刘宇宁是个例外,虽然和李天佑、王冕比起来,刘宇宁当时只能算一个小咖。但他人很谦和、礼貌,很有亲和力,会叫大家"老师好"。每次有人和他聊天,都因为他太高了,要他坐下,他就会乖乖找张板凳坐好。
最早摩登兄弟在安东老街直播时没人看,后来火了,他们依然坚持在老街播,哪怕后来火到刘宇宁和他的乐队成员之间知名度已经完全脱节了,他始终没有丢下过他们——说明他人品很好,仗义。
和那些一身毛病,爱摆架子的网红主播比起来,刘宇宁就像一股斯斯文文的清流。
网红和明星之间,其实有一道鸿沟。这巨大的沟壑不是唱功,不是表演技巧,是生活环境,气质习惯。
很多网红,尽管是学艺术出身,但骨子里还是像街溜子,浑身的毛病,和可怕的劣根性,一旦把他们放在星光璀璨的主流舞台上,就立刻原形毕露。他们真的不合适。
但刘宇宁,洗心革面脱掉网红的鳞片,走到主流面前,他不但跨过了这道鸿沟,走向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还成为这个新世界的幸运儿。
-2-
作为网红,刘宇宁的性格,算得上天佑的反面——低调,不张扬,谦逊。
刘宇宁的童年经历,令人联想到另一位同样从网红起家、文化出海、最终走进主流媒体的代表性人物——李子柒。
李子柒自小父母离异,父亲早逝,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后来爷爷去世,她便与奶奶相依为命。刘宇宁也有类似的成长背景:四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后只在周末来看他,他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奶奶去世后,刘宇宁由爷爷独自抚养成人。
他曾就读于丹东市第二职高,学习厨师专业。毕业后进入厨房打杂、做学徒。刘宇宁曾在直播中回忆:早年做学徒时,因试吃自己做的软炸肉以确认口感,被老板娘认定为"偷吃",罚款 200 元。那时他每月工资仅 200 元,还要扣 50 元押金,结果一个月白干还倒贴 50 元。尽管厨师长解释"试菜"是行规,但由于他是学徒,地位低微,仍遭处罚。这件事至今令他耿耿于怀,深感不公与屈辱。
在丹东做了半年厨师后,他南下深圳继续当厨师,又转行在餐厅做了两年服务员。再做导购员在森马、以纯等快时尚品牌门店卖服装,每卖出一件衣服提成 10 至 20 元,月收入大致两三千。
后来,他去面试了酒吧歌手,开始晚上驻唱的生活,白天仍卖衣服。酒吧每晚能赚 800 元,但晚上要唱到凌晨 2 点,白天还要继续上班,非常辛苦。
从服务员转行卖衣服,是因他当时怀揣 3000 块钱积蓄去参加《快乐男声》,却很快被淘汰,钱也花光了,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原来的餐厅不要他了,他只好重新去服装店应聘。那时他身无分文,中午同事去吃饭,他总说"你们先去",轮到自己时就找个地方静坐一会儿,然后假装自己已经吃过了。
前半生诸多不顺,能让刘宇宁咬牙坚持下来的,或许是爷爷曾说过的一句话:"人这一辈子,吃的苦都是有数的。"
一位年变现过亿的情感博主曾总结:"黑历史只在人不得志时才被称为黑历史,在你腾飞的那一刻,它们就变成了名人传记中的来时路。"这句话用在刘宇宁身上,尤其贴切。
他从不觉得,做过服务员、卖过衣服、当过厨师有什么丢人的地方。他认为,所有的工作都没有白做。服务行业的经历,让他养成了极其有礼貌的习惯——从不直接用手指人或东西,哪怕是一个指引动作,都是柔和、专业的;东西掉在地上,他一定是蹲下捡,而不会弯腰"撅屁股";总是与人礼貌打招呼,有问必答。
这种根植于服务行业的"待客之道",也被他带进了直播间,把观众当成自己的客人来对待。也正因如此,当他参与综艺节目《中餐厅》时如鱼得水,既能在大堂接待客人,也能在后厨掌勺。
-3-
在 YY 直播时,刘宇宁判断未来是短视频的时代,于是果断开始在抖音上传翻唱视频,加上直播积累的粉丝,他迅速成为网络歌手赛道的"抖音一哥"。
他第一次登上卫视综艺,是 2018 年 7 月 29 日的《天天向上》。作为节目冠名商,抖音推荐了摩登兄弟担任开场表演嘉宾,演唱《阳光彩虹小白马》。那次亮相只有唱歌和简单的自我介绍,并未参与正式环节。
短短半年后,湖南卫视的《歌手 2019》邀请刘宇宁到长沙试音、踢馆。
此前,刘宇宁曾参加《快乐男声》没通过海选,在《我型我秀》止步大连地区十强,还连续三年向《中国好声音》递交资料和 demo,却始终没能被选中。
条条路都失败过,却突然要直达、空降"歌手"这个神仙打架的舞台。
《歌手》节目看中的是刘宇宁在网络上的高人气,以及强大的线下应援能力,对刘宇宁来说,这是一场圆梦之旅。
最初,在安东老街直播时,他就靠着终有一天能站上"大舞台"的幻想和期待,扛下了路人投来的异样眼光。
但这趟圆梦之旅,并不美好。
他原以为是试音通过,没想到节目组安排他以"网络投票第一"的全民举荐歌手身份登场踢馆,还临时采用全新赛制:他并非直接挑战正式歌手吴青峰、杨坤、刘欢或齐豫,而是要先与少数民族说唱组合 ANU 比拼,胜者才有资格上台踢馆。
消息公布后,引发大量争议。
"网红歌手""不配登台"的质疑铺天盖地,他一度情绪崩溃,在家里痛哭到声音太大,邻居误以为隔壁有人打架,甚至报了警。
赛前,他发文回应争议:"普通人就不配拥有梦想吗?请给我一首歌唱给你听,哪怕淘汰也无所谓。"
他的踢馆歌曲是《像我这样的人》。唱完后,节目组整整一周没有告知结果,让他焦虑煎熬了一整个星期。
当第二周他打开信封看到"谢谢参与"的落选通知时,心里只有一个声音:"网上说我不配,结果我真的输了,仿佛是验证了他们的质疑。"
但此时没有时间崩溃,他必须立刻登台,唱出返场曲《动物世界》。
那天,乐评人耳帝写道:"刘宇宁有很好的声音条件,声音的外在形态给人一种胡彦斌 + 杨宗纬的感觉,他的音色与机能都不错,既可以唱现场,也可以录唱片。多少还是有些过人之处。"
他也指出,如果把刘宇宁放在前五季《歌手》里,其实还不具备踢馆的资格。只是这一季节目组改革,需要新鲜血液的人气与话题,才在流量歌手中找到了一个最会唱的。
"《像我这样的人》《动物世界》两首歌,声音不错,但放在这个舞台上实在一般,后段的嘶吼显得有些过时和老套。但也正像抖音上能火的音乐与歌手一样,粗糙、本能、浅显、夸张、模仿感强,却拥有最重要的东西,"生命力"。
嚎啕大哭,是生命力;心碎了还要强撑上台演出,是生命力;晚上与音乐人赵兆、曲世聪在房间里喝酒,醉得摔了一跤、手划破到鲜血直流,吓得两位老师不敢再喝,赶紧回屋了,也是生命力。
回看刘宇宁的"歌手之旅",像是一场大型虐粉过程,也是一个让更多人看到他而吸粉、涨粉故事。
多年后回望此役,刘宇宁将其视为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他坦言,这段经历一度是心理阴影,却也锻造了自己的心理韧性。
要回应质疑唱功的声音,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个纯翻唱歌手,或只活跃于短视频平台的网红歌手。刘宇宁急需属于自己的作品,选择了一种很聪明的办法——演唱 OST。
-4-
近日新上线的几部电视剧《定风波》片尾曲《踏夜升明》,《以法之名》的片尾曲《以你之名》,《长安的荔枝》插曲《逍遥仙》;以及刘宇宁自己主演的《折腰》片尾曲《烽月》,《书卷一梦》片头主题曲《长风谣》、插曲《纸片人》,都是刘宇宁唱的。
每当剧中宋一梦相信剧本推开南珩时,"容风跟随我寻个念想 / 容笔墨悬我断崖之上 / 塑我多少波澜 / 必要以我心丈量"的歌声,就会响起,弹幕齐齐在刷"我虐我自己"。
往前翻翻,很多爆剧里早有刘宇宁的声音:《司藤》主题曲《本可以》,《梦华录》的片头曲《梦华》,《山河令》的主题曲《天问》;电影《江湖儿女》推广曲《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热辣滚烫》的同名主题曲也都是他唱的。
不仅是的影视 OST,游戏、纪录片、广告,包括抖音、迪士尼等企业的主题曲,据不完全统计,刘宇宁在六年里唱了 200 多首 OST,实属高产。
他的第一次唱 OST,是 2018 年为《沙海》演唱的《让酒》。这首歌不仅打开了影视 OST 的通道,也意外开启了刘宇宁的演员生涯,制片人白一骢在这首歌 MV 中看中了他的形象,邀他参演了黄子韬主演的《热血少年》和《终极笔记》。
在《终极笔记》中,他饰演了全程戴墨镜、话不多但极有气场的黑瞎子,这一角色恰好规避了他作为新人演员在演技上的短板,反而以"人狠话不多"的魅力收获高关注。这部剧最终成为《盗墓笔记》系列中的黑马,豆瓣评分高达 8.2,也成为他转型的起点。
而能接下腾讯 S+ 剧《长歌行》,是因为《热血少年》的导演朱锐斌把他推荐给华策的;拍《长歌行》时,刘宇宁因表现认真被腾讯工作人员看中,进一步拿下了《说英雄谁是英雄》中白愁飞一角。
后来,刘宇宁终于走到了首部真正意义上的男主剧集《一念关山》,反响却好坏参半。作为主角,无论是一番还是二番,能否扛剧是一场真正的考验。
剧中摘下面具的一场戏,成为他个人演艺生涯的争议时刻。不少观众称其为"史上最丑摘面具",调侃"这面具你不如不摘"。他的形象也被划入"古装丑男""古装剧男主审美降级"等网络语境中。"摘面具",成为刘宇宁的心理阴影。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明知观众纷纷吐槽,制作方们却依然如此执着地选择他? 答案,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商业"得多。
在投资方的眼中,选择一个男主角,从来都不是一道简单的"审美题",而是一道复杂的"计算题"。他们需要考量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人气、片酬、档期、配合度、以及风险。
而刘宇宁,恰恰是这道计算题下的"最优解"之一。
他是"性价比之王"。 相较于那些早已成名、片酬动辄数千万的一线男星,从网红转型而来的刘宇宁,在片酬上显然更具"诚意"。对于制片方来说,这意味着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撬动一个拥有顶级流量的艺人。省下来的预算,可以投入到制作、服化道或者邀请更大牌的女主角上,从而提升整个项目的"卖相"。
他也是"万能血型"男主——这或许是最核心的一点。 在当下的古偶市场,女主角的"咖位"和"号召力"往往比男主角更为重要。一部 S+ 级的古偶剧,通常会先定下像迪丽热巴、刘诗诗、赵露思这样的一线女星,然后再去为她们寻找合适的男主角。
而寻找这个"合适的男主角",却是一件难事。 如果选择一个与女主角咖位相当、粉丝体量同样巨大的男星,很容易引发"番位之争"。两家粉丝为了谁的名字排在前面,能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极大地消耗项目路人缘。如果选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又无法保证剧集的基础热度,风险太大。
而刘宇宁,恰好卡在了这个绝佳的"生态位"上。 他的粉丝体量足够大,能够保证剧集的基础数据,满足平台对"流量"的要求。但他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顶流",他的粉丝构成相对单一,核心诉求是"看哥哥搞事业",对于"番位"并不像其他流量粉那样执着。
更重要的是,他的"普通",反而成了一种优势。 他的外形不具有强烈的"攻击性",不会抢走女主角的风头。他就像一块"百搭"的背景板,可以衬托出任何一位女星的美。
这种"不抢戏"的特质,让他在与各大一线女星合作时,至少显得"和谐"。至于观众吐槽的"颜值"和"演技", 在"商业利益"和"可控风险"面前,这些似乎都成了可以被"暂时忽略"的次要因素。
数据,也能证明这一"最优解"的可行性。
就像《书卷一梦》打破爱奇艺四年的历史首播热度纪录,它的广告总时长是 1131 秒,爱奇艺年度总时长第一、吸收品牌 26 个,爱奇艺年度广告数量数第一。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对平台和影视公司来说,这样能赚钱的演员,确实应该给机会。当然,刘宇宁也抓住了时机。
-5-
很多人以为,刘宇宁背后有资本助推,才能拿到这样多的资源,与这么多一线女星对戏。事实上,刘宇宁至今没有签约任何经纪公司。
他与欢聚时代(YY 母公司)之间,仅在 2014 至 2018 年间存在直播经纪约,早已到期。此后,他名下陆续成立了多家个人独资企业,如无锡摩登兄弟文化工作室、漳平市摩登兄弟网络信息服务部、萍乡市摩登兄弟网络信息服务工作室等,但这些公司已于 2023 年 3 月前后全部注销。
2022 年前后,他曾将演唱会、专辑制作等音乐业务的短期事务交由悦凯娱乐代理,但并未签署长期经纪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签公司就得给人分钱",所以他自己管理团队。
刘宇宁曾说,自觉任何行业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他走"明星"这条路,心态患得患失。自己是一个三天没有工作就会恐慌的人,会觉得世界不需要我了。如果三天没有工作,他一定会开一场直播。
从网红变成明星,直播风格当然也不同了。
刚开始在丹东老街时,他还常闹出笑话,一次去洗手间回来,大家提醒他裤子拉链没拉好,他调侃,这条裤子就是这样,两个扣子,里面有内衬,它的名字就叫——呼之欲出。
现在,他也很敢说,常常作为粉丝的娱乐圈人脉高低曝一些料,比如:"年轻演员很少敢用催泪棒了,因为代拍太多,你用一下,就会被说你不敬业;哪怕没有代拍,现场的工作人员,拍花絮的摄影,都可能握有你的把柄。"
会喊话粉丝不要撕番,"番位这个东西不是那么重要,平台给我啥我就是啥","我想跟我所有粉丝说,只要跟我合作的演员是同行也好,我不允许你们去跟任何人撕,不允许任何人去贬低他们,只要你贬低了跟我合作的人,你就自视为你自动脱粉了,你就别说是我粉丝了。"
近期,他看陈佩斯的新电影《戏台》有感而发:"每一部剧出来,大家都在拉数据。不是看戏,而是看数据,看这个指数、那个榜单。证明自己爆了,证明剧火了,证明演技多好 …… 我们全都被数据绑架了!这是个不良性的发展状态。"
凡事敢表达,就是生命力。
或者说,有"活人感"。
最近,刘宇宁在武汉演唱会上,再次唱起六年前翻唱走红的那首《走马》。六年时光,从丹东老街,到武汉光谷网球中心的舞台,从街头到万人演唱会,他完成了"进化"。
不变的是,他一直带着早期组建的摩登兄弟乐队。
撰稿|水方人子
策划|文娱春秋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