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会花平台提现先买理财套路:签了合同却拿不到钱,法律上算借款吗?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好会花平台提现先买理财套路:签了合同却拿不到钱,法律上算借款吗?

2025-08-22 03:37:48

好会花平台提现先买理财套路:签了合同却拿不到钱,法律上算借款吗?

借款合同签了,钱却没到账,平台还要求先买理财才能提现——近期多名网友反映好会花平台的这一异常操作。这究竟是新型借贷模式还是精心设计的骗局?已签订的电子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本文将结合法律条文与真实案例,揭开这类金融套路的面纱。

合同签了钱没到账?警惕提现门槛骗局

好会花平台的运营模式存在明显异常用户完成借款申请并签订电子合同后,资金并非直接打入指定账户,而是要求用户先购买数百元不等的理财产品才能解锁提现功能。多位法律从业者指出,这已涉嫌变相收取砍头息。

我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明确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平台通过理财产品的形式变相截留部分借款资金,实质上已违反禁止预扣利息的法律规定。更关键的是,这种操作模式与正规金融机构的放款流程存在本质差异。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辨析

针对用户最关心的签了合同却没拿到钱是否需要还款问题,需从三个法律维度分析

首先,合同可撤销性。《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指出,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平台若隐瞒必须购买理财才能提现的关键条款,则构成欺诈性缔约。

其次,借贷关系成立要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借贷合同属于实践性合同,需实际交付借款才生效。用户未实际收到款项,意味着借贷关系未真正建立。

最后,违约责任认定。若合同中包含未购买理财即违约的条款,该条款本身可能因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公平原则而无效。北京互联网法院2022年类似案例中,法官明确认定设置不合理提现条件的格式条款无效。

遭遇此类情况的法律应对策略

对于已经签订合同但未获得借款的用户,建议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完整保存电子合同文本、平台操作截图、客服沟通记录等证据链;通过12315平台或银保监会消保局进行投诉备案;如收到催收通知,可向当地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

值得注意的是,正规金融机构从未设置提现前购买理财的要求。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2023年风险提示中特别强调,任何以解冻费认证金等名义要求预先支付费用的借贷行为均属违规。

金融消费者需牢记签字不等于认命。当合同条款与法律精神相悖时,法律永远站在公平正义的一边。您是否也遭遇过类似套路?欢迎分享经历共同提升防骗意识。

#搜索话题8月创作挑战赛#